泰國清邁】免費參觀藝文新蒲點:清邁大學

身邊熱愛旅遊的朋友,每天都在打破自己「連續留港的紀錄」,塞翁失馬,才發覺香港如此美麗、可愛,也漸漸發掘香港的好去處,好像已不分周末周日,總有朋友正在享受山間之美,也有人鑽進各大小的藝廊展覽,給自己新思維新想法。

文藝創作需要新思想新衝擊,年輕人帶給社會希望,也製造了一個個值得細味的旅遊景點,當香港的大學紛紛拒遊人於千里,泰北的清邁大學就迎來各方對藝術有興趣的遊客(至少是疫情之前),讓更多人聽到年青一輩的聲音。

(上)清邁大學藝術中心(Chiang Mai University Art Center)

清邁最 hip 的旅遊大道 Nimman Road(尼曼路)上,神隱了屬於清邁大學一部分的清邁大學藝術中心 (Chiang Mai University Art Center),筆者早前就參觀了一年一度的藝術系學生的畢業展覽 (Visual Art Thesis Exhibition),體驗了一次刺激又豐富的經歷。

兩層的展覽空間,地下主要展出大型的藝術裝置、畫作,二樓同樣有畫,也有雕塑和較小型的裝置。欣賞藝術展覽,很主觀,同一件作品,同一個人,不同的人生階段、心情,都不同的體會,就讓我分享一下我會如果解讀與欣賞。

試從「作者自身經歷」和「作者身外環境」兩個角度來看。前者,試著投入作者的思想心路,就像方法演技,閉目呼吸,一呼是自己,一吸是作者,想像當時的感受;再問自己一些問題,用自己的答案回應眼前的作品。

「身外環境」總會令我想到很多問題:社會、環境、政治等等。假如藝術作品是一種控訴的工具,能夠讓欣賞作品的人去反思去暸解,就是藝術品最大的功能。這樣的角度,你可能要多讀一點有關的背景資料才行,另一方面來看,這就是另一種指引作用的了解。

好像,在地下最當眼的位置,放著兩個學生造型的作品,就是諷刺泰國教育制度。高層次的遊客好可能已在網上找到參考資料了。這件作品後面,也放了幾幅作者對當地政治和宗教現況不滿的畫,滿是辛辣的鞭撻。

透過藝術作品,讓遊客接觸給包裝得美侖美奐的景點外,當地較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。試著放下手上的咖啡,參觀當地的現代藝術展,讓「文青」一詞多加一點批判的色彩。